時間:2024-11-25來源:人民日報作者:本站編輯
當前,微短劇已成為兼具活力和潛力的新興網絡文藝形態。如何助力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如何更好激發微短劇的正向溢出效應?本期大家談刊發3篇專業人士稿件,與讀者一起探討。
——編者
走精品化創作路線
沈玲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也為微短劇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以江蘇蘇州為例,從刺繡、昆曲、評彈等文化元素到古街、園林等蘇風雅韻,獨特的地域文化是內容創作的沃土。微短劇“短平快”的敘事方式,具有輕量化傳播優勢。文化特色與傳播媒介相結合,共同促成了蘇州微短劇的異軍突起。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聚焦蘇扇的非遺傳承與蘇州古城保護更新,制作播出微短劇《一夢枕星河》,展現了蘇州魅力,帶動了文旅消費,讓傳播聲量轉化成了發展能量。
微短劇“上星”“出海”,有力彰顯其市場潛力、商業價值。微短劇,應微而不弱、短而不淺。無論表現形式和呈現方式如何變化,歸根結底還是要做強做優內容。堅持內容為王,走精品化創作路線,應成為微短劇必須堅守的原則。
主流媒體進入微短劇領域,不僅為行業發展注入動能,也豐富了自身的業務形態,是一場相互賦能的雙向奔赴。以“微短劇+文旅”為出發點,向“微短劇+非遺傳承”等方向拓展,必能在共探、共創中打開更大發展空間。
(作者為江蘇省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黨委書記、臺長)
用專業評測來引導
闞平
當前,微短劇在推進文藝創新發展、賦能社會經濟生活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們常說導向為魂,推崇什么樣的內容和價值觀,關乎行業生態和商業循環的走向。若只關注點擊量、收視率,顯然不利于微短劇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鑒于此,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牽頭構建了微短劇傳播與應用評測體系“繁星指數”,力求從價值取向、審美取向、認知取向等多個維度,客觀全面展現微短劇在內容創新、技術應用、市場拓展等方面的突破和成效。目前,“繁星指數”已發布兩期“微短劇+文旅”專項評測成果,助力文旅微短劇創作提質升級。以專業化評測為輔助,做好創作指導與價值引領等工作,將助推微短劇在內容生產和產業培育方面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前,在微短劇領域,一定程度上存在題材同質化、劇情套路化、人設模式化等問題。我們相信,一套體現主流價值、契合傳播特點、彰顯帶動效應的評測體系,能發揮牽引器作用,助推行業駛入專業化、精品化的快車道。
(作者為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微短劇委員會會長)
促中國故事“出海”
汪文斌
微短劇是當前最具活力、最受關注的文化新業態之一,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市場價值,成為引領潮流的文化新動向、新業態。
近年來,陜西西安的微短劇產業快速崛起,今年的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創設微短劇單元,啟動了以微短劇為載體的“青連絲路——絲綢之路國際青年影像交流計劃”,旨在進一步增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青年群體的交流互動,講好中國故事、絲路故事。以微短劇為代表的微影像,正逐漸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增長極。
關注微短劇、研究微短劇,高校責無旁貸。作為“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發起者,西安交通大學順應微短劇“出海”趨勢,積極搭建學術與產業互聯互促、微短劇研究與微短劇創作互補共進的橋梁。著眼未來,有必要發揮高等院校科研優勢,繼續強化跟蹤研究、專業指導,深入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優質的學術科研成果賦能微短劇創作和“出海”傳播。
在影視創作的蒼穹里,微短劇恰如點點繁星,星光雖微,亦能匯成浩瀚星河。高品質的微短劇,有潛力成為國際傳播舞臺上的“輕騎兵”,助力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作者為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院長)
地址:武漢市漢口解放大道690號武漢國際廣場8樓 電話:86-27-85714165 傳真:86-27-85714049 郵箱:wsgroup@wushang.com.cn 郵編:430022
版權所有 武商集團官網只有個人PC版,其它版本都不屬于武商官方版本 鄂ICP備2020020937號-3 鄂ICP證:B2-2005